“新能源强制配储”正式宣告落幕。日前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能源局下发《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》,明确不得向新能源不合理分摊费用,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、并网、上网等的前置条件。
大寒时节,山西孝义吕梁山麓,山西焦煤汾西矿业曙光煤矿头顶矿灯的夜班矿工们,迎着晨曦从矿井中走出。一同升井的曙光煤矿党委书记、矿长李海燕擦着眼镜上的霜花对记者说:“越是临近春节,越得铆足劲儿安全生产,保证能源供应。”
时值盛夏,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塔拉滩上,成排连片的光伏板汇成一片蓝色“海洋”,与板下的广袤草场、放牧的“光伏羊”群,共同织就了一幅和美画卷。
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,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牵头会员企业共同起草《关于保障生物质发电行业健康发展的提案》。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,提案初稿已报送全国工商联,拟以团体提案上报即将召开的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。
6月,40℃的空气穿透沙特阿拉伯沙漠腹地,抵达一片蓝色“海洋”。放眼远眺,整齐铺展的光伏矩阵在骄阳下熠熠生辉,将无尽的太阳能转化为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,并输送至城市的每个角落。这里正是由中国能建总承包建设的中东最大光伏项目——沙特阿尔舒巴赫2.6GW光伏电站所在地,从“沙漠”到“绿能”的跨越不仅是沙特能源转型的力证,更是中国新能源技术出海的新坐标。
近年来,我国能源低碳绿色转型驶入“快车道”,能源结构不断优化,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,一系列关键技术接连突破,从风能到光伏,从水力到氢能,传统产业转型步伐持续加快,数智化水平不断提高,为经济回升向好注入绿色动能。
随着新能源开发持续提质增效,“水风光一体化”模式成为新发展方向。在国家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的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,11个项目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;在孟底沟水电站,4500余名建设者持续进行导流洞工程、沿江道路等施工作业;在两河口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、牙根一级水电站,12个作业面同时开展施工作业……这些都是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缩影。
眼下,在广西南宁,广西电网公司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“百兆瓦时级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”示范工程开展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项目正在扩容升级。
在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,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首航新能”)凭借其在新能源领域的深厚积累与不断创新,融入数字化、智能化技术,持续强化自身实力,为能源行业注入强劲的绿色动力。